預防長者跌倒與安全居家指南
專家諮詢:
【新北市政府】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,輔具中心楊忠一主任
跌倒是長者最常見的居家安全隱患,行動力減退、視力退化以及居家環境設計不良,都是潛在風險。尤其在浴室、走廊等高危區域,防滑設施、扶手及適當照明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。透過環境優化與日常照護,長者能在家中安心生活,是相當重要的。
長者跌倒的常見原因
跌倒是長者最常見的居家安全問題之一。根據專家經驗,長者跌倒的原因常包括:
1. 行動能力下降:隨著年齡增長,長者可能因肌力減退、平衡力下降而影響行動能力。
2. 視力與感官退化:視力模糊、光線不足或地面顏色對比低,增加了跌倒風險。
3. 環境設計不良:居家環境中可能存在障礙物、滑溜的地面或過高的門檻,這些都是高風險點。
居家安全高風險區域分析
在長者的居住空間中,以下區域最容易發生跌倒:
1. 浴室與廁所:地面濕滑是最大問題,可透過防滑墊、扶手、簡化地面設計來改善。
2. 走廊與樓梯:缺乏扶手或光線不足容易導致絆倒或摔落。
3. 客廳與臥室:雜物散亂或家具不穩定增加了絆倒的可能性。
需要輔具的長者類型
在輔具需求評估中,專家將長者分為五個等級:
分級1:行動自如但有潛在需求:如預防失智的定位設備、助聽器等。
分級2:放手能行走者:需要拐杖、助行器等輔具來減少跌倒風險。
分級3:行走需扶持穩定物:需要助行器、支撐型輪椅等輔具。
分級4:無法行走,但能在無頭靠支撐下維持坐姿:需要特殊訓練設備,如步態訓練器、站立架、電動輪椅等。
分級5:無頭靠支撐下難以維持坐姿:可善用輔具,如氣墊床、移位滑墊、懸吊式移位機等,照顧更輕鬆。
居家安全設計建議:打造長者友善的生活環境
衛浴及廁所改造建議
1. 低門檻或無門檻淋浴間
避免長者進出淋浴區時被高門檻絆倒,可選擇設計成無門檻的淋浴區。
2. 安裝緊急呼叫鈴
在廁所內安裝無線門鈴或緊急呼叫系統,方便長者在意外情況下快速求助。
3. 穩固的扶手設計
洗手台、淋浴區及馬桶周圍安裝專業扶手,減少站立或移動時的風險。
4. 防滑設施與地板設計
使用防滑地磚或增加防滑貼,減少濕滑造成的跌倒風險。
家中其他區域的安全設計
1. 走道與臥室
清理雜物:保持走道暢通,移除任何可能絆倒長者的障礙物。
照明加強:夜間可安裝感應燈或夜燈,避免黑暗中走動導致跌倒。
2. 樓梯與陽台
樓梯:加裝扶手和防滑貼,並確保有充足的照明。如果是透天住宅,需考慮防護門防止長者意外跌落樓梯。
陽台:確保陽台周圍有防護欄或防護網,並避免在陽台放置可攀爬的物件,例如椅子或梯子。
3. 地毯與家具
使用固定不易滑動的地毯,減少絆倒的可能性;家具的擺放應以穩固且邊角柔軟為主。
透過這些設計和改造,能有效降低長者在家中跌倒的風險,提供他們一個更安全、舒適的居家環境。
經濟考量與實施
1. 費用與替代方案
o 衛浴扶手、防滑貼條等小型改造費用較低,適合經濟有限的家庭。
o 無線門鈴等簡單設備也能有效增強安全性。
2. 政府補助與資源
o 長照1966:政府提供長照補助,涵蓋無障礙設施改造及輔具補助。
o 二手輔具:可向各縣市輔具中心借用。
全國輔具中心一覽表:https://newrepat.sfaa.gov.tw/home/repat-center/detail/2c90e4c76835461601684a17bd260fe1
預防措施與日常護理
1. 日常生活習慣
o 適度運動:如站立訓練或簡單步行,維持肌力與平衡感。
o 使用輔具:如助行器、移動輔助腰帶,協助行動安全。
2. 家屬與照護者的角色
o 定期檢查環境:包括燈光、扶手牢固度、防滑設施等。
o 陪伴與支持:正確使用輔具,協助長者進行日常行動。
結語
長者跌倒的風險可透過環境改善與適當的輔具使用大幅降低,透過合理的規劃與改造,加上政府與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,家庭可以為長者打造一個安全、便利且舒適的居家環境,讓他們能夠在家中安心生活,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性,創造健康快樂的生活!